金融时报专访钟正生、祝宝良:2023年国内疫情演变与消费恢复分析
imtoken钱包官网app下载 2025年4月28日 13:22:37 imtoken钱包官网下载 5
经济现状挑战
当前我国面临不少外部风险挑战。贸易保护等因素影响了出口。国内需求不足问题显著。市场主体预期转弱。财政金融领域也暴露出风险。比如部分企业存在债务问题。从中长期看。全球供应链重置可能对中国出口持续增长构成潜在压力。相关数据表明。部分出口产业的订单量出现了下滑。
行业需求态势
疫情冲击下,可选消费行业需求大幅下降。自2020年起,它在制造业投资中的占比显著降低。像旅游、娱乐等行业,业务量严重萎缩。同时,接触性服务业与住房建筑业表现欠佳。就业市场不稳定,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,消费意愿降低,很多人更愿意存钱以应对不确定性。
增速目标预测
《金融时报》记者称,市场普遍认为2023年全国GDP增速应定在5%左右。这是因为我国经济会有显著、全面且积极的好转。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面临诸多挑战,经济各环节都要协同发力。
基建投资支撑
政策性银行等准财政资金,与社会资金相结合,又和政府专项债相结合。如此一来,增加了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。从2022年三季度起,基建实物工作量加快形成。这为2023年的基建投资打下了基础。比如一些高铁、桥梁等重大项目,其建设进度加快。这对经济起到了拉动作用。与此同时,国家发改委有数据表明。在2022年的时候。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给基建项目补充了资本金。金额超过7399亿元。传统基建是主要的投向领域。
制造业投资策略
制造业投资增速变慢。国家推出研发加计扣除以及设备投资贴息等政策,以此来稳定投资。虽说整体呈现放缓态势,不过制造业投资存在结构性的新动能。像高端制造业、智能制造等领域,发展势头良好。党的二十大报告与“十四五”规划,对制造业发展给出了明确要求。未来货币财政的支持力度,值得人们期待。
房地产发展方向
2022年11月时,出台了务实的房企融资政策。这传递出两个积极信号。其一,金融体系配合地方政府保交楼,以此缓解地方财力不足问题。其二,能促进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。不过,前期对房地产纾困策略的理解,可能与开发商生存目标存在冲突,关于保市场还是保主体的讨论较多。合理安排房地产政策,对稳定经济和就业意义重大。
大家认为我国若要达成设定的GDP增速目标,哪个行业发挥的作用会最大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,也请为本文点赞并分享。